他們在實踐中錘煉黨性,在砥礪前行中堅守初心,
充分展示了新時代黨員牢記初心使命、堅定理想信念,愛崗敬業、
勇挑重擔、凝心聚力的風采!
先進黨支部——第一支部

第一支部始終堅持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,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,針對支部黨員組成多為市場運營部和工藝裝備室的一線設計師、生產經營骨干的特點,一支部帶頭堅持技術總結與創新,把黨員能力提升作為支部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目標,通過將生產經營管理和制藥工程工藝知識融入黨課教育、將技術業務學習納入黨建目標管理、組織黨員業務培訓等,促進黨員技術業務素質的提升,增強工作的科學性、預見性和主動性。先后開發科技項目50余項,并成功運用于設計工作中,使工作質量與效率得到極大提升。主持編著了《中藥藥品生產工程技術規范》、《醫藥工藝用氣系統工程設計規范》等多項國家、行業規范、標準;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0余項,化工專有技術1項。支部黨員骨干積極參與公司BIM設計技術的運用與推廣,并在醫藥行業率先引入BIM正向設計理念,目前為止已在數十個項目中成功運用,顯著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。
把好黨員“入口關”,先后培養發展正式黨員7名,其中有事業部總經理、部門主任、項目經理等管理崗位的優秀骨干。同時,為實現黨建和經營同頻共振,將公司年度生產經營目標與黨支部建設目標、崗位責任制目標與創先爭優目標同步制定、同步下達、同步簽訂責任書、同步公開承諾、同步檢查督促、同步考核兌現,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公司高質量發展。
通過搭建黨員先鋒崗、黨員科技開發攻關項目小組、黨員導師帶徒等活動平臺,引導黨員積極參加相關活動,在生產經營工作中挑大梁,真正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、關鍵時刻站得出來、危急關頭豁得出去,發揮黨員在各自崗位上的旗幟與標桿作用。
優秀黨務工作者

支部組織委員、紀律委員康偉同志工作中嚴于律己、知行合一,一直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對待組織的各項工作。
通過開展“學黨史、悟思想、辦實事、開新局”學習活動,回顧黨的百年光輝歷程,進一步激勵支部黨員“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”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捍衛“兩個確立”,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保持黨員本色,向第二個一百年目標前進。支部學習前認真提前研究相關文件,與支部書記一同對會議和活動的議題和形式進行探討,扎實做好支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,全面提升黨員隊伍建設質量,力求支部每次活動突出國藥特色、突出學用結合、突出惠及群眾、突出擔當作為,積極創新開展一系列支部學習活動并帶頭分享交流學習心得。
為進一步加強紀檢工作的強度和力度,他積極參加紀檢工作人員專項培訓,配合公司紀委開展日常工作、支部層面的巡查整改工作,組織主題黨日的紀檢教育活動;積極開展了黨員的談心談話工作,用好“紅紅臉、出出汗”這一良藥,時刻保持政治堅定性和政治自覺性。

佘思佳同志從事黨務工作已七年有余,始終以堅強的黨性、務實的作風詮釋對黨的忠誠。去年按照黨委有關部署,她組織策劃了慶祝建黨100周年“七一”活動、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及具體工作落實、支部主題黨日活動、“光影百年·永話初心”影像展覽活動等工作,積極迎接國資委對國藥集團的政治巡視巡察工作。平時在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,作為支委的她梳理了支部年度工作思路、制定年度工作計劃,按時參與支委會議對黨建工作進行專題研究,奮力開啟新形勢下支部黨建工作新局面。
她樂于了解職工群眾所需,解決職工群眾之難。作為公司團委的一員,佘思佳同志積極策劃、組織公司各類群團活動。在黨委及團組織的指導下,多次牽頭策劃并積極參與了公司表彰總結大會、21天健步行活動、五四青年節系列活動、親子活動、園游會活動、市國資委團工委相關活動、國藥工程團委相關活動……她把圍繞中心工作、服務生產經營、服務職工群眾作為自身開展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模范履行黨的建設工作職責,在基層參與黨建實踐與創新工作中成績突出。
優秀共產黨員
王攀同志2021年參與項目投標近20個、項目運行管理10余個,合同額近2000萬元,為公司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。他以黨章黨規為鏡,對照群眾期盼、身邊榜樣,在學習的'廣、新、深'上下苦功夫,主動查問題、明方向、找差距,在制劑類、生物制品、中藥提取、化學原料藥、發酵類和氣霧劑等項目領域踏石留痕、久久為功。在項目管理和經營中,主動對接群眾毫無保留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,持續把'我為群眾辦實事'走深、走細。做好'幫傳帶',團結組織群眾,以卓越的成績完成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目標。

劉培源同志從2019年至今已常駐長春生物制品所項目累計超過900天。他以一己之力兼顧208#、207#、316 #、209#、越達園區等多個項目的費控管理工作,撲下身子埋頭苦干。在造價專業新老人員變動交替之際,他團結團隊齊心協力、努力奮進,確保了造價專業相關業務正常開展,努力為周圍的同事排憂解難,經常和同事們分享交流各種專業技術技巧,發動團隊轉換思路積極拓展造價業務,相互提高技術水平。

鄭孝剛同志自2012年加入公司以來,就以'泰山不辭杯土方能成其高,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'的踏實態度,從小處著手、從小事做起,既多做業主看得見、摸得著的顯績,更致力于打基礎、利長遠的潛績。多年完成大小工業設計項目200余項,從前期溝通到后期服務、從現場勘查到具體施工,他都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置于首位,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事業的敬畏之心,時刻提醒自己慎終如始方能行穩致遠,嚴控設計質量。獲得全國醫藥優秀工程設計獎項目1個,獲得公司其他獎項項目10余個。

吳苗苗同志積極面對市場轉變和相關政策變化,以'船到中流奮擊楫'的責任擔當,不斷提高專業協作和市場開拓能力。2018年參與了青山湖生物經濟產業園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,作為環境工程院承接的第一個規劃環評報告,從建設項目的'摳工藝'到規劃項目的'找定位',吳苗苗不斷重建模式、迎難而上,扭住關鍵、破立并舉。無論是和業主的溝通還是與政府部門的協調,她充分發揮'釘釘子'精神在抓質量、保安全、促進度上。最終《青山湖生物經濟產業園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》得到專家和領導的一致好評,并榮獲2020年度重慶醫藥設計院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鼓勵獎。
